基本信息
技术概述 | 对黄磷污染土壤先后采用氧化和歧化技术进行处置,将高毒性的黄磷转化成无毒的离子形态,并在处置过程中使用尾气吸收处置装置对废气进行收集和处置,从而实现污染土壤的修复。处置后土壤的黄磷含量可以控制在50 mg/kg范围内,对于黄磷污染浓度为1000 mg/kg左右的土壤,处置后的黄磷浓度可以控制在20 mg/kg以内。 |
技术优势 | (1)处理成本低:本方法使用的药剂来源广泛、使用量较低,并对不同污染程度的土壤采取相应的处置工艺,对处置场地和设备要求低,可在场地内进行处置,不需要外运,因而处理成本较低。 |
适用范围 | 黄磷污染土壤。 |
鉴定评估 | 尚未进行技术鉴定。 |
市场前景 | 国内目前可用于处理黄磷污染土壤的装置是传统的磷泥回收处置,处置效果难以达到要求。国外的修复技术有石灰法、化学氧化法和空气接触干燥法等,但这些修复技术主要针对黄磷污染浓度较低的土壤,对于我国黄磷污染浓度分布不均匀,又不具备回收价值的污染土壤不能有效适用。我司针对不同污染程度的黄磷土壤自行研制了黄磷污染土壤增强歧化处置技术,不仅可有效处理黄磷,而且处置过程不会造成二次环境污染,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
应用案例 | 案例概述:经调查和风险评估,确认本项目场地土壤存在黄磷污染物。采用本技术进行处置,处置后的土壤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公司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经过增强型歧化技术处置后,黄磷去除率达到99%以上,处置后土壤达标。 |
技术指标 | 氧化剂:1~3 % 歧化剂:3~5 % 反应时间:2~5 h |
经济指标 | 运行成本:400~700 元/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