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技术概述 | 技术原理:通过真空提取手段,抽取地下污染区域的土壤气体、地下水和浮油层到地面进行相分离及处理,以控制和修复土壤与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适用范围: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修复,适用的污染物类型为易挥发、易流动的非水相液体(NAPL,如汽油、柴油、有机溶剂等),不受地域和行业限制,但不宜用于渗透性差或者地下水水位变动较大的场地。 工艺流程:MPE系统通常由多相抽提、多相分离、污染物处理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系统主要设备包括真空泵(水泵)、输送管道、气液分离器、非水相液体(NAPL)/水分离器、传动泵、控制设备、气/水处理设备等。 处理效果:使用MPE技术对土壤和地下水进行修复的过程中,抽取和分离出的NAPL多数情况下作为危险废物处置。少数情形下,该液体的纯度、价值较高,可进行回收。 主要经济指标:以《典型案例》项目为例,吨污染地下水投资费用为7353元,吨污染地下水运行费用为1471元。 |
技术优势 | (1) 与传统的土壤修复技术相比,MPE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具有修复效率高、影响面积大以及适宜高浓度污染土壤修复等优点; (2) 该技术对地面环境的扰动较小,适用于加油站、石化企业和化工企业等多种类型的污染场地,尤其适用于存在NAPL情形的污染土壤与地下水的修复; |
适用范围 | 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修复,适用的污染物类型为易挥发、易流动的非水相液体(NAPL,如汽油、柴油、有机溶剂等),不受地域和行业限制,但不宜用于渗透性差或者地下水水位变动较大的场地。 |
鉴定评估 | 该技术被《环保技术国际智汇平台百强技术竞赛入选技术名录》收录。 格林曼的“一体式多功能可移动型土壤地下水修复设备及其应用”发明专利已经转化为4项MPE相关的设备,包括DNAPL强化回收多相抽提(MPE)系统、可移动式多相抽提(MPE)原位修复设备、小型车载多相抽提(MPE)原位修复设备和污染场地修复工程单井分层抽提和注射装置。这4项转化成果均经过了中科院上海科技查新中心查新,其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出具查新报告,时间为2012年—2013年。 |
鉴定评估 | 该技术被《环保技术国际智汇平台百强技术竞赛入选技术名录》收录。 格林曼的“一体式多功能可移动型土壤地下水修复设备及其应用”发明专利已经转化为4项MPE相关的设备,包括DNAPL强化回收多相抽提(MPE)系统、可移动式多相抽提(MPE)原位修复设备、小型车载多相抽提(MPE)原位修复设备和污染场地修复工程单井分层抽提和注射装置。这4项转化成果均经过了中科院上海科技查新中心查新,其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出具查新报告,时间为2012年—2013年。 |
市场前景 | 与传统的土壤修复技术相比,MPE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它具有修复效率高、影响面积大以及适宜高浓度污染土壤修复等优点。该技术对地面环境的扰动较小,适用于加油站、石化企业和化工企业等多种类型的污染场地,尤其适用于存在NAPL情形的污染土壤与地下水的修复。 MPE技术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但国内对MPE技术处理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工程应用起步较晚、自主研发的MPE设备较少。因此,开发适合我国污染场地情况的MPE设备,响应我国环境保护管理和污染场地修复市场的紧迫需求,对于消除环境风险、保障人居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保障水资源有序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格林曼多年来致力于研发、改进MPE技术,在2015年、2016年获得多个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各类奖项,并在此基础上广泛开发各种不同类型的MPE设备和系统,积极推广到客户服务项目中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和评价。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设备的不断改进、系统的不断完善,有望在MPE技术领域成为国内环保修复领域的领导者,为广大客户提供成熟、稳定、可靠的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服务。 |
技术指标 | 影响半径ROI:1.5 - 2 m 每次可带抽提井个数 :3 - 30 个 抽提深度:2.5 - 3.0 m bgs 系统真空度:-0.02 - -0.025 Mpa 井头真空度:-0.005 - -0.006 Mpa 气体抽提流量:30 - 100 m3/hr 液体抽提流量:0.1 - 0.7 m3/hr |
经济指标 | 吨污染地下水投资费用:7353 元 吨污染地下水运行费用:1471 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