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
登录 注册
位置:首页 > 培训、知识与工具 > 清洁技术

原位化学氧化/还原技术

时间:2017-01-09 09:44:16 浏览:2532

基本信息

技术概述

通过向土壤或地下水的污染区域注入氧化剂或还原剂,通过氧化或还原作用,使土壤或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或相对毒性较小的物质。常见的氧化剂包括高锰酸盐、过氧化氢、芬顿试剂、过硫酸盐和臭氧。常见的还原剂包括硫化氢、连二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酸亚铁、多硫化钙、二价铁、零价铁等。

适用范围

适用于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其中,化学氧化可处理石油烃、BTEX(苯、甲苯、乙苯、二甲苯)、酚类、MTBE(甲基叔丁基醚)、含氯有机溶剂、多环芳烃、农药等大部分有机物;化学还原可处理重金属类(如六价铬)和氯代有机物等。

鉴定评估

已纳入“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目录(第1批,2014-10)”

应用案例

案例名称:原位化学氧化/还原技术

案例概述:某原农药生产场地,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发现场地中部分区域存在土壤或地下水污染,主要污染物为邻甲苯胺、对氯甲苯、1,2-二氯乙烷,需要进行修复。

技术详情


原理:

通过向土壤或地下水的污染区域注入氧化剂或还原剂,通过氧化或还原作用,使土壤或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或相对毒性较小的物质。常见的氧化剂包括高锰酸盐、过氧化氢、芬顿试剂、过硫酸盐和臭氧。常见的还原剂包括硫化氢、连二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酸亚铁、多硫化钙、二价铁、零价铁等。


系统构成和主要设备:

由药剂制备/储存系统、药剂注入井(孔)、药剂注入系统(注入和搅拌)、监测系统等组成。其中,药剂注入系统包括药剂储存罐、药剂注入泵、药剂混合设备、药剂流量计、压力表等组成;药剂通过注入井注入到污染区,注入井的数量和深度根据污染区的大小和污染程度进行设计;在注入井的周边及污染区的外围还应设计监测井,对污染区的污染物及药剂的分布和运移进行修复过程中及修复后的效果监测。可以通过设置抽水井,促进地下水循环以增强混合,有助于快速处理污染范围较大的区域。


关键技术参数或指标

影响原位化学氧化/还原技术修复效果的关键技术参数包括:药剂投加量、污染物类型和质量、土壤均一性、土壤渗透性、地下水位、pH 和缓冲容量、地下基础设施等。

(1)药剂投加量:药剂的用量由污染物药剂消耗量、土壤药剂消耗量、还原性金属的药剂消耗量等因素决定。由于原位化学氧化/还原技术可能会在地下产生热量,导致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挥发到地表,因此需要控制药剂注入的速率,避免发生过热现象。

(2)污染物类型和质量:不同药剂适用的污染物类型不同。如果存在非水相液体(NAPL),由于溶液中的氧化剂只能和溶解相中的污染物反应,因此反应会限制在氧化剂溶液/非水相液体(NAPL)界面处。如果NAPL(轻质非水相液体)层过厚,建议利用其它技术进行清除。

(3)土壤均一性:非均质土壤中易形成快速通道,使注入的药剂难以接触到全部处理区域,因此均质土壤更有利于药剂的均匀分布。

(4)土壤渗透性:高渗透性土壤有利于药剂的均匀分布,更适合使用原位化学氧化/还原技术。由于药剂难以穿透低渗透性土壤,在处理完成后可能会释放污染物,导致污染物浓度反弹,因此可采用长效药剂(如高锰酸盐、过硫酸盐)来减轻这种反弹。

(5)地下水水位:该技术通常需要一定的压力以进行药剂注入,若地下水位过低,则系统很难达到所需的压力。但当地面有封盖时,即使地下水位较低也可以进行药剂投加。

(6)pH 和缓冲容量:pH 和缓冲容量会影响药剂的活性,药剂在适宜的pH 条件下才能发挥最佳的化学反应效果。有时需投加酸以改变pH 条件,但可能会导致土壤中原有的重金属溶出。

(7)地下基础设施:若存在地下基础设施(如电缆、管道等),则需谨慎使用该技术。